夥伴您好:
我是張淑貞,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研究員,負責研究農地污染與農地的違章工廠問題。
我在工作上經常需要和政府人員對話與公文往返,也一直努力開創一個平等的對話空間。遇到意見不同的時候,要求自己多打一通電話,多寫一封公文,把訴求說明清楚,增進彼此的了解,並且尋求共識。
就在11月3號,我們收到了那份公文。
經過好幾個月的提問與追蹤,環保署承諾,「全台高污染風險農地」的調查時程,將從2019年提前至2017年,意即明年政府必須完成全部的調查。
感謝政府釋出誠意,重視農地調查工作,政府越快完成調查與改善,我們離污染農地的威脅就越遠。我們期許到了明年,該插牌停止耕種的農地就要插牌,不再讓有疑慮的作物流入市面。
我的理想是,政府和公民團體能夠建立夥伴關係,共同努力面對及改善農地違章工廠污染的問題。我所接觸的公務員當中,不少人都非常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也認同環境保護的重要。當政府願意做出改變,從原本幾年後才能完成的污染土地調查,現在規劃提前時間完成,從不願意開放資料,到現在釋出部分,對我來說都是很大的鼓勵和感動。
困境、難關、下一步
於此同時,我們也要求政府公開一直以來被隱藏的農地違章工廠資料。
調查污染僅是亡羊補牢,如要搶救農地安全,更重要的是杜絕污染的源頭。
工廠是農地污染最大來源,粗估有六萬多間工廠蓋在農地上,唯有攤開違章工廠資料(例如間數、位置、面積、污染風險),我們才能更好地面對及處理相關問題,例如:農地上有多少家違章工廠?這些工廠是哪些產業?如何針對產業進行不同處理?
以及,可以安心種植的農地到底還剩多少?
我們經過一年多的公文往返與交涉,從原先僅有2縣市願意提供數據,其他不聞不問,到現在總共有7縣市,公開共900多筆資料。
但這與全台的六萬多間違章工廠相比,地方政府僅提供了1%而已。
尤其農地重金屬污染最嚴重的桃園、台中,彰化等縣市,到現在還是不願意公開,中央經濟部的態度仍十分曖昧不明,背後隱含「拚經濟卻不顧食安」的心態。
甚至從2010年開始,經濟部、行政院的做法與配套都是要讓農地上的違章工廠就地合法,例如鬆綁污染認定標準、臨時工廠登記制度、放寬土地變更等。
我們擔心,政府當下全力「拚經濟」的結果,長遠來看卻可能害我們的下一代餓肚子:我國糧食自給率只有3成,剩下7成靠進口,面對越來越多的人口,我們真的禁得起農地消失嗎!?
請您跟我們一起關心農地問題
黃郁涵夥伴,如果您也無法忍受農地及食安問題被政府埋入層層雲霧中,每個月數百元的捐助,已足以讓我們做更多研究,更有力地監督政府管理績效。目前已經有121位加入農地計畫的捐款支援,期待關心農地問題的您,和我們一起為土地發聲,要求政府給我們一個透明清楚的交代!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研究員 張淑貞 敬上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守護農地行動」,要讓全台農地資訊有一個透明的了解管道,同時督促政府,儘早確保農地安全,讓農民安心種田、人們安心吃飯。
近期目標
- 督促環保署完成全台農地污染調查及處理
- 推動經濟部及地方政府公開農地違章工廠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