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假期(Working Holiday)是一種新的度假方式,也是一種新型態的志工服務方式,簡單的說,就是利用假期來參與勞動工作來服務社會,同時獲得休閒、放鬆的效果。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從2000年創立之初便參與了日本國民信託組織的工作假期,在每年連續不斷的交流中,我們逐漸累積出「生態工作假期」的專業與能量,而在 2004年至今,已將近7年的時間了。
從一開始四處尋找可供志工行動的場域與計畫,到目前已有長期參與及行動的地點,從「遊牧」到「定居」這之間的改變,其實來自於我們對於「生態工作假期」的行動,一直是根基於環境信託之上的。環境信託是長期,甚至可說是「永久」保存棲地環境的一種管道,有別於基金或其它動產的信託,針對土地與相關資產(如歷史建物)的取得,其後續的維護管理,才正是一大挑戰的開始。於是我們期待透過生態工作假期,能讓大眾一起進入大自然的維護行動當中。
2004年開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開始在森林、海洋、溼地中進行了生態工作假期的行動。
走入山林──
在森林方面,有2004年的台東利嘉林道維護與2008年至今的台東成功生態工作假期的行動。後者是本協會在台灣受託管理的第一塊山林地,我們的團隊依據園區十年計畫,逐步推動環境改善工作,並與在地阿美族部落合作,於2008年起辦理工作假期。2008年開始的第一次工作假期,是由志工協助清除掩蓋園區主要通道的茅草及週邊蔓生的外來種植物—小花蔓澤蘭。2009年,再依資源調查的結果,疏伐區內過度生長的竹子,並用此來做為整修工寮的材料。2010年,接續建立區內環境友善空間,由志工與在地部落朋友共同完成一間純手工打造,沒有用到任何五金材料與電動機具的生態廁所,讓「方便」這件事,也成為自然循環的一部份。
在這個園區裡,工作假期是長期的棲地維護策略,也是促進在地部落產業發展的一個選項。而回報志工的是山裡的青綠生命力、部落朋友的熱情與笑容、以及太平洋的湛藍海洋。
進入海之濱──
在海島與海洋部分,於2007年至今本會與台南北門社區大學與七股海岸保護協會合作的七股護沙生態工作假期,發展為長態與長期性的志工旅遊計畫。此外,也擴展到了澎湖東嶼坪、東部海岸的杉原灣,以珊瑚礁體檢的方式進行生態工作假期,並與東部海岸的環境保護議題,產生互動與關連。
理所當然的,在海之濱所做的工作假期,回報志工們的,就是那一望無際的美麗海洋,不論是有著黑水溝的台灣海峽或是黑潮流經的太平洋。
陷入泥沼溼地裡──
在溼地方面,本會於2005年至今與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合辦的陽明山工作假期,也持續每年安排志工上山協助棲地維護與監測的假期活動。這是工作假期首次和國家公園結合,同時也是陽明山國家公園首次與民間團體合作,共同規劃將廢棄礦場轉變為生態池,並結合志工參與部份環境維護工作。
由於溼地的管理與維護是需要持續與動態進行的,所以,陽明山生態工作假期也成為目前台灣經營最為長久且持續的案例,而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這項創舉和嘗試,也帶動後續其它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跟進。看著偶爾會隱入雲霧裡的七星山,跪坐在雍來的泥地裡,用力移除著強勢的水草—李氏禾,許多志工在這裡尋回幼時田裡的回憶,而更多的志工是第一次體驗溼地的感覺,更打破與克服泥地很髒、不乾淨的既有印象。陽明山雍來溼地單日型態的工作假期,是都市人進行環境教育的好場域。
環境與文化習習相關
此外,還有文化面向,2006年本會與花蓮南華社區合作,進行「花蓮南華社區閒置菸樓」的修復行動。這些行動,讓大家除了旅行外,還可以實際貢獻於環境保護與文化資產保存的工作上。
以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這7年來充滿多樣性的工作假期來看,志工服務和旅遊度假的結合,可以發生在山林海邊、水底泥中,甚至可以成為出國旅遊的遊程選項之一。而參與的天數,可以是一天、或是4天3夜,總之,工作假期的彈性與有趣性,讓環保的工作不再是個苦差事,而是一種享受。
我們所強調的生態工作假期,絕對不是一個「活動」,而是一場長期的棲地保育「行動」,只是這場行動是結合了志工服務與生態旅遊的方式呈現,回歸其本質,就是要讓大眾真實地感受到信託下來的土地與資產,有多麼的重要與美好!而這一切,是大家共同參與的結果。我們希望,凡對環境議題有興趣者,都可以來參加這樣的活動,讓「工作假期」在台灣生根、發芽與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