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步道旁的邊坡一年四季都披著一片綠毯,在微風中搖擺著二叉的葉子,像是開心地對進入步道的伙夥比YA打招呼……
「他叫芒萁,他是自然谷最開心的植物,因為他見人都會比YA!」每次導覽走到芒萁叢前,我都會停下腳步跟來參訪的朋友介紹他。芒萁並不特別,他是低海拔山區林緣地常見的一種蕨類植物,也是自然谷的優勢物種,甚至自然谷中的某個彎道就因芒萁佈滿路旁而命名為「芒萁彎」。為什麼要特別介紹他呢,除了我很喜歡芒萁初生的Y形分叉外,某程度上他也是能代表自然谷這種次生林環境的植物。
若要給予芒萁一個性格,我會說他是個活潑開朗前途無限的孩子。除了熱情招呼的Y形分叉葉子外,生長快速及喜歡向陽環境的特性,是不是很也很符合小朋友可愛開朗、長得很快的形象呢?芒萁除了熱情之外,同時也是開墾荒地的先驅者;由於他能適應強光、乾旱的環境,因此在崩塌、火災後的荒野空地常常可以看到他快速的成群生長,除了保護這些受破壞的土大減少被風雨的侵蝕外,同時還能改良當地土壤的環境,以利後續其它植物生長。除了水土保持之外野外常見的芒萁的用途還不少,在缺乏物資的年代,他便是小朋友現成的天然玩具,摘取一段,不論是掛在臉上當面具或是綁在頭上當皇冠都是趣味橫生。在石化工業還不發達時,人們會將去了皮的芒萁葉柄當做編織的材料,用來製作水果籃、置物架…等,除了環保耐用外,其褐色的光澤更增添了不少美感。另外,用大灶煮飯時,大人還會把芒萁捆成一束一束的,作為燒材引火的材料,甚至還會將成束的芒萁適度修剪做成鍋刷使用呢!除了日常生活外,芒萁也有一定的醫療價值,他的根、莖、葉在搗爛後外敷可以治療凍傷。就算沒有以上這些,光是所賞他的可愛的外觀就是很棒的用處了。
在自然谷,芒萁有個令人省思的故事:如同其它低海拔回復中的森林,自然谷也長了許多芒萁。他們雖然是很好的護坡植物,但在枯死時枯枝成片卻顯得很雜亂。當初自然谷的委託人在整理這片山林時,曾一度想把枯掉的芒萁全數清除。有次委託人走在步道上時,突然在頭頂不遠處聽到了鳳頭蒼鷹急促的叫聲,當下引起了不小的騷動,不久看到一群底棲性的鳥類從邊坡下逃竄上來,鳳頭蒼鷹在這群鳥的後頭快速追趕,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然而這些聰明的鳥兒卻一溜煙的躦進枯萎的芒萁叢中藏了起來,在找不到不目標的狀況下鳳頭蒼鷹只能悻悻然離去。委託人看到這樣的場景突然有所領悟:原來大自然中人類覺得礙眼、無用的東西對其它生物而言卻可能是很重要的,當下他決定留下乾枯的芒萁叢並減少森林中的干擾。有些人類覺得一無是處的東西,對其它生物而言卻可能是很重要的,相反的人類覺得有用的東西,有時卻會對該生物招來殺身之禍,比方說在台灣早期伐木的年代,那些樹徑粗大、通直圓滿且沒有空心的檜木被認為是上上等的建築材料,對伐木業者來說這些天然資源宛如千金,如果這些木材若座落在交通方便之處那就更好了。然而檜木中具備這些條件的”有用之材”也卻因此喪了命,反倒那些歪七扭八、樹心中空或是住在極深山內的檜木,因泛人問津而逃過一劫,成我們現在仰望讚嘆的參天神木。有用無用,有時不應只從人類的角度去看,尤其在做環境維護、復育的工作時,更應該以其它生物的角去著想,才能達到保育的真正效果。這也是我們自然谷團隊一直努力學習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