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行動:
標籤: 比西里岸部落地圖行動
2016比西里岸部落地圖攤位與背景中的遊覽車。攝影:李昀
時間是2016年農曆春節假期某天,台東的陽光耀眼,幾台大型遊覽車早早就駛入比西里岸部落堤防邊,完全沒有假期間人們喜歡貪睡的慵懶氣氛。門一開,車上數十位旅客魚貫下來,「好,我們在這裡停留40分鐘」一位導遊般的人下完指示,人群漸漸散開,幾位遊客走到部落的文化中心前,顯得有些遲疑,走向前來問我:「小姐,請問幾米村在哪裡?」眼見這群遊客的40分鐘還沒結束,下一群坐著遊覽車前來的遊客也下了車,幾位遊客在堤防周邊晃了一周,抬眼四處看看後走向我詢問:「這裡有什麼可以看啊?我不知道來這裡要看什麼。」
這是在2016年春節期間,比西里岸部落地圖於部落文化中心前方展示的光景。部落地圖的展示攤位正處比西里岸旅遊的一級戰區,堤防上的木雕大羊與小羊、和部落文化中心,在部落的多年經營下,已是所有到訪遊客必去的景點。地圖展示期間從農曆正月初二到初五,只見遊覽車與遊客來來去去,都不知到底來客數究竟破千還是破萬,而我卻驚訝地發現,大部分來比西里岸遊玩的人,對部落是驚人的一無所知。雖然色彩繽紛的部落地圖有發揮一些吸引遊客的效果,讓不少遊客願意停下來駐足欣賞,也願意花點時間聽我介紹他們所到訪的這個地方,宛如另一種形式的部落導覽。但就如上述文字所提及的景況,許多人只因「幾米村」的名聲來到比西里岸、更有許多人不知來比西里岸究竟為何。
在比西里岸部落地圖展攤位前駐足的遊客們。攝影:李昀
部落觀光的難題
在2016年過年期間舉辦的比西里岸部落地圖展,原意是想要讓返鄉遊子及遊客看見留在部落的青年們努力為部落留下珍貴記錄的成果,也希望用另一種角度讓大家認識我們所想守護的比西里岸,卻意外見證了部落觀光的難題。
從2013年開始,比西里岸與幾米品牌的團隊合作,將幾米作品中的幾幅圖像繪製在部落的幾處角落,並以木雕裝置藝術,將幾米的作品具體呈現於部落,也設計出一套能夠帶領遊客一邊尋訪幾米,一邊深度認識部落的導覽行程。比西里岸因幾米的造景聲名大噪,許多人來到比西里岸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幾米的畫」。連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位於比西里岸的工作站的我們,也時常遇到遊客詢問「請問一下,那個幾米的畫在哪裡?」
由幾米品牌團隊與部落人力聯合打造出的大型毛毛兔木雕裝置藝術,立於比西里岸堤防邊,是遊客最愛的拍照地點。攝影:黃郁芳
幾米的作品,原意或許是想要與部落風景相伴,但每逢遇到如春節這樣的連續假期,洶湧的人潮,總不能讓原先的美意盡善盡美。即使部落有提供結合幾米圖畫的部落導覽行程,但一方面部落人力有限,另一方面,與位處深山的原住民部落相比之下,比西里岸更加無法掌握能輕易從四面八方進入部落的散客們。
仍有許多遊客只知道要來「幾米村」找幾米,也在找到幾米之後就興奮而滿足的離去,卻不知道「幾米村」原來叫做比西里岸,是阿美族人的家園,有著它獨特的發展脈絡;也沒有意識到所謂的「幾米村」其實是別人生活了一輩子的家園,亦不認識這裡主要居民究竟屬於原住民的哪一族。人到了部落,卻沒有辦法藉此機會好好認識部落,著實有點可惜。
大批湧入的觀光人潮也成了部落的難題。我看見許多遊覽車待不到幾十分鐘隨即離去,帶來了喧囂與嘈雜、留下了排泄物與垃圾,增加了部落的環境壓力,卻又不一定有實質消費為部落帶入利潤,這種旅行方式究竟能對地方發展帶來多大的助益?又或者該詢問,當我們被一台台大型遊覽車載著去到各處,在導遊的指示下,下車尿尿、閒晃拍照數十分鐘,我們到底期望在這些遊覽的地方中獲得什麼呢?
部落旅遊正夯,但正如我農曆春節期間在比西里岸遇到的那些徬徨旅人們,如何讓到訪的遊客們讀出藏在每片部落風景背後的深意,又如何讓遊客們認識到,部落並不僅是遊客們的旅遊地,是旅人的功課,也是部落的功課。
※本文亦將刊載於環境資訊中心比西里岸故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