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的2017年基翬珊瑚礁體檢活動,本月初有11名志工協助下海調查,結果顯示活珊瑚覆蓋率為一般和優良,指標性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則有零星紀錄,但泥沙覆蓋率依舊維持偏高。
基翬位於台東三仙台南側,是今年3月公告為保育類的福爾摩沙偽絲珊瑚的棲息地之一,在去年11月期間調查即發現此處泥沙覆蓋率偏高。志工也不禁感嘆,泥沙長久以來讓這顆「珍珠」蒙塵,希望有朝一日基翬不再只剩積灰。
這次調查的結果顯示,淺處和深處的活珊瑚覆蓋率為54.4%和28.1,分別屬於「優良」和「一般」程度;泥沙覆蓋率則是13.1%和7.5%,和其他調查地點相較,泥沙的情況比較嚴重,甚至在海底可發現結成塊狀、相當厚實的一層泥沙。
基翬是開口朝南的海灣地形,水質交換本就較為不易,臨岸陸域如果有海岸開發導致表土裸露,可能使海中沉積物狀況更嚴重。而深處藻類覆蓋率則有將近12%,推測應是自然的季節消長所致。環境資訊協會台東工作站人員黃苑蓉說明,過去兩年基翬附近幾個開發案和休耕地常有整地或除草,使地表長期都是裸露的狀態,此外以往遭佔用做九孔池的土地,整片植被遭到移除,據聞是公務單位收回被佔用九孔池後,為了重新造林,打掉原有的設施和除草。雖然立意良好,實際操作方式應還可以更加完善,減少泥沙沖刷量。
令人感到驚喜的是,調查團隊也恰巧碰上藍珊瑚出現「抱卵」現象。相較於排放型的珊瑚,藍珊瑚屬於孵育型的珊瑚,受精卵會在體表發育等待成熟時刻,就隨海流往他處散播。通常在4-5月期間可以開始觀察到台灣的藍珊瑚有這樣的繁殖現象,此次調查在基翬海域四處可見到藍珊瑚的珊瑚蟲觸手綻放,遠看如同雪花,仔細一看還可觀察到附著在表面的受精卵。然而泥沙沉降的情形如此嚴重,也令人憂心這些幼苗的未來,是否能夠順利長大。
指標性魚類部分,則記錄到蝶魚、石鱸和笛鯛,蝶魚的族群密度為1.25-1.75隻/每100平方公尺,石鱸則是0.25-1.5隻/每100平方公尺,笛鯛則只有深處才有記錄到,為4.25隻/每100平方公尺。實際調查時記錄到的物種和數量不多,負責佈線的志工卻目擊到鸚哥魚、成群的笛鯛,或許是因為平常漁獵活動或人為活動盛行,讓海底生物已經相當有警戒心。指標性無脊椎動物,則僅有記錄到硨磲貝和魔鬼海膽。硨磲貝的族群密度為0.75-0.5隻/每100平方公尺,且個體體長都偏小;魔鬼海膽則是2.25-5隻/每100平方公尺。而環境衝擊部分,志工計數到許多漁網和垃圾,凸顯這裡的人為活動或漁撈行為相當頻繁,來遊玩或釣魚的旅人公德心有待提升。
2017年基翬珊瑚礁體檢由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辦,台灣匯豐(商業)銀行贊助,社團法人台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和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共同主辦。志工許先生表示,直到今年才滿18歲,就趕快報名參加。經過這次珊瑚礁體檢,覺得對海洋生態的認識多了一層,因為本身在協助潛水店的教學工作,未來和其他來學習潛水的人,除了潛水技巧,多了其他可以分享的知識。
志工陳泰佑很感嘆的表示,「基翬海域其實是很有潛力的海洋遊憩地點,不止潛水,浮潛、獨木舟、SUP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只是大部分人沒辦法親眼看看海底的狀況,會以為藍天碧海就是它的寫照,實際上,各種海廢與上游開發沖刷下來的泥沙,長久以來一直讓這顆珍珠蒙塵。希望有一天,基翬不再只剩積灰,而能恢復昔日的美麗,讓世人有機會見識東海岸真正的好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