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IA logo

英倫團團轉,「韌性」耍不完

  • 作者 TEIA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日期 2020.12.25
2011年10月03日 星期一

環境資訊中心同仁鎮日與電腦為伍,雙手劈哩啪啦遊走鍵盤,雙眼瀏覽國內外重要環境資訊。滑鼠一點,《賽德克‧巴萊》到台東 美麗灣土地之戰同步上演 訊息散播於茫茫網海,接著是哭吧,江汀村── 濟州島漁村的生存之戰!,郵差似地,將來自南韓濟洲島的消息,透過電子報、臉書社群、環資中心網站送達大眾面前。

雖然每天掌握環境資訊動態,但因久坐桌前易引起肩頸酸痛,心浮氣躁等病症,加上服膺「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古訓,2004年開始,協會陸續透過各種專案合作機會,參訪國外環保機構,舒筋展骨,將死板板的文字資訊轉化成活跳跳的親身經歷,然後再變成死板板的文字報導。

去年起,更遠赴英國,參訪多處轉型城鎮,試圖帶回永續家園的希望。延續去年成果,今年由蔡錫昌、李詩婷、詹嘉紋組成「英倫韌性團」,鎖定大倫敦地區轉型城鎮及北蘇格蘭生態村為取經目標。起初,2/3的團員很興奮(從沒離家那麼遠),但很快地,我們遇到第一道瓶頸:旅費打哪兒來?

窮得要命,怎敢出國?

雖然此次計畫已得青輔會補助,但無奈計畫規定執行期間適逢暑假,機票貴得要命,加上英國物價比台灣高3倍以上,補助額度旋即告罄。一向兩袖清風的協會也處於阮囊羞澀狀態,而團員的老爸或是乾爹都不是李嘉誠或郭台銘。

尚未出師的韌性團難道就在此宣告Game Over嗎?

當然不會!因為就像所有勵志小說、電影情節一樣,在有夢想、有熱情的主角受難、瀕臨絕望時,總有一道光芒或貴人相助。在協會同事辛苦奔走下,韌性團奇蹟似籌措到足夠經費,糊里糊塗誠惶誠恐地踏上旅程。

媽,我會搭英國地鐵了!

複雜如血管的英國地鐵圖由於韌性團大部分參訪行程都在大倫敦區,地鐵成了首選交通工具。本人第一次看到英國地鐵(The Tube)的第一印象是:好複雜!像極了人體內交錯複雜的血管,在倫敦地底,運輸著整個龐大城區的脈動。初來乍到的旅客必拿地圖,細細研究該搭什麼顏色的路線?該在哪裡下車、轉車?迷路、搞錯月台是正常現象。

第二印象是:迷你車廂挾摧枯拉朽的氣勢進站,吞吐著一堆高頭大馬的乘客,尖峰時刻得等上兩、三班次,才能擠上車。身材嬌小身上又背著大包包的韌性團,從一開始的「沒關係您先請」到後來練就一身「不好意思,我也要上車」的「堅定擠功」,因為若不這麼做,恐怕永遠到不了目的地。

第三印象:在地鐵內轉車時,沒有電梯,只能爬樓梯,以致第一天到倫敦時,三人望著綿延的階梯發愣,好在後來氣喘吁吁、連拖帶拉的拼勁感動了幾位好心男士,願意助我們一臂之力(小編:其實是嫌你們擋路吧!),人間處處是溫情所言不假。

旅程,一波三折

在旅程中韌性團不斷面臨突發狀況,在在令人措手不及,統計共有:

迷路,是家常便飯1. 搭錯車 → 被罰款 → 用破英文跟站務人員吵架。
2. 趕不上火車 → 月台狂奔。
3. 筆電在訪談前掛點 → 花大錢修 → 再次在訪談前發現沒修好 → 不死心再修。
4. 舟車勞頓到參訪地點後,被導覽人員放鴿子。
5. 參訪期間,倫敦發生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暴動 → 一度考慮取消行程。
6. 下榻旅社半夜兩點火警 → 後證實為假警報,虛驚一場。
7. 趕稿時,旅社附近街區大停電近6小時。

趕稿!趕稿!趕稿!除了上述事件,團員們也常處於「前有追兵,後無退路」的死線狀態,原因是我們身上背負著將所見所聞化為深思熟慮專欄文章的使命,而台灣編輯台跨越時差,透過E-mal聲聲催促,猶如12道金牌,道道叫人心驚膽顫。壓力也讓我們在女王的領土上意見不合、爭執、僵持了幾回。不過這些不順遂都在體認到「夥伴」及「合作」的重要後消弭,我們順利完成所有稿件,回台後仍持續產出,專題共累積近20篇文章。

樂在苦中,更顯甘甜

歷經無數驚險的風波,團員們建立了在辦公室培養不出的默契,幾個星期下來,似乎漸漸習慣倫敦的生活步調,能夠從工作的縫隙中找尋食衣住行的樂趣。例如:
超省錢自製晚餐!1. 食:為了省錢,每天早上一定要起床吃旅社的免費早餐,同時不顧旁人眼光,打包大量吐司,配上前一晚在超市便宜出清的食物當午餐。在一個三明治就要價2鎊(約台幣100元)的英國,我們創造了每人一餐不超過50元的奇蹟。晚餐則以台灣泡麵果腹,聊慰思鄉之心。

2. 衣:偶然認識了在旅社打工的小夥子,因此得到免費洗衣的機會。

3. 住:每天晚上在旅社交誼廳盤據,四人擺陣打開筆電、寫稿,由於旅社附設PUB,夜夜笙歌,團員們創下在熱門電音舞曲、聊天大軍包圍下,仍不為所動,堅持寫稿的紀錄。

4. 行:稍稍熟悉地鐵系統後,也敢自己搭車跑去別的地方閒晃、逛街。倫敦街景綠意盎然,著實迷人。

5. 育:在志工聯繫下,對英國僑胞舉行了一場「綠建築,綠不綠?」的講座,讓他們更瞭解台灣的環境,吸引了不同背景的聽眾和媒體採訪,對團員來說也是嶄新的經驗。

6. 樂:閒暇時間團員們也當觀光客,去大英博物館、倫敦橋、倫敦眼、泰晤士河畔看熱鬧,飽覽倫敦街景,體會了這座國際大城市新舊共存的魅力。

與僑胞交流,舉辦講座「綠建築綠不綠?」

故事,未完待續

美麗的倫敦街景雖然倫敦很不賴,但不得不說,這近一個月的旅程讓我發現了自己對台灣的依戀,更想珍惜故鄉的寶貝土地和獨特美景。

回國之後,韌性團團員持續透過專欄文章、講座和分享會,推廣「轉型城鎮」的概念及經驗,另外也自發性舉辦讀書會,希望能借鏡英國經驗,在社區裡推行這樣的行動,為低碳、低能源、更加健康快樂的生活環境努力。

因此對我們來說,屬於台灣的故事,現在才開始呢。

【延伸閱讀】

更多文章

這個故事,要從一座森林開始說起
交流故事
這個故事,要從一座森林開始說起
2020-12-25
2016年8月08日 星期一 親愛的夥伴, 請與我們一起完成這個人與自然和諧共...
定存大自然的理念實踐──阿里磅生態農場
交流故事
定存大自然的理念實踐──阿里磅生態農場
2020-12-25
作者:朱惟君(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在台北縣石門鄉的一處優美谷地,坐落著阿里磅生...
英國國民信託海神計畫參訪行
交流故事
英國國民信託海神計畫參訪行
2020-12-25
2014年2月08日 星期六 2013年9月,因為獲得思想地圖計畫的贊助,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