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IA logo

2018野柳珊瑚礁體檢

  • 作者 TEIA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日期 2020.12.21
蕭伊真

野柳岬岬灣地形特殊,平時水流即強且亂,本次雖非在潮汐作用明顯影響的初一十五前後,志工們在進行水下調查的過程中,仍遇到野柳岬漲退潮所帶來的流水,不僅能見度不佳,志工們還需在略微頂流並維持良好中性浮力的情形下完成體檢,著實不易!而此次調查也在10名志工的協助下順利完成。

調查結果

調查日期:2018/05/20

調查樣點:野柳地質公園公南(野柳岬南側)

天氣:晴朗

水溫:24-25度

能見度:5米處能見度5米,10米處能見度10米

底質調查結果顯示,野柳活珊瑚覆蓋率(硬珊瑚+軟珊瑚)屬於「一般」等級,5米處達43.8%(硬珊瑚23.1%、軟珊瑚20.6%)、10米處為20% (硬珊瑚11.9%、軟珊瑚8.1%)。藻類覆蓋率分佈明顯較2016年同月份為高,5米處為45%、10米處為35.6%,可能因為調查當時海水溫度尚未升高(2016年5月時水溫為27-28度),較適合藻類生長。而10米處底質除了藻類、岩石及活珊瑚覆蓋外,海綿覆蓋率達7.5%,屬近年之冠,除了過去常見的馬桶海綿外,還發現為數不少的蝕骨海綿。這種海綿會分泌酸性物質,讓石灰岩礁體脆弱化,若大面積佔據礁盤,將不利於其他附著生物(例如珊瑚)生長。去年蘭嶼珊瑚礁體檢志工曾觀察到蝕骨海綿大量生長的情形,目前東北角僅番仔澳有零星的觀察記錄,本次則在野柳10米處觀察到牠的分佈,未來是否會擴散,仍需持續觀察。野柳10米處底質亦常記錄到海扇、海鞭等喜好生長於強流處的物種,歸類在「其他」項下,本次觀察的覆蓋率為4.4%。

魚類調查顯示,兩條穿越線雖觀察到蝶魚,但5米處每一百平方公尺只有2隻,10米處則僅有0.5隻。笛鯛僅有10米處觀察到,每一百平方公尺為1.25隻。此外,5米處的調查樣區上還觀察到每一百平方公尺0.5隻的裸胸鯙。而高經濟價值的野生石斑,除了10米處記錄到兩隻大於30公分體長的石斑外(每一百平方公尺0.5隻),這在北部海域相當罕見,此外,兩條穿越線都可觀察到不少小於30公分體長的石斑,以10米處總數21隻為最多。這些小石斑是否能在野柳地質保護區的保育庇蔭下持續成長,仍待志工們持續觀察。過去曾觀察到的石鱸、鸚哥魚,本次闕如。

而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雖然志工們努力查找樣區中的礁縫,仍少有斬獲,僅有深處記錄到一隻龍蝦(每一百平方公尺0.25隻)。過去偶爾可見的清潔蝦及魔鬼海膽,本次都未觀察到。

本次調查雖然在兩條穿越線仍觀察到廢棄漁線(環境衝擊程度為中-低程度),但上面已覆滿了鈣化珊瑚藻,未觀察到新的漁具垃圾纏繞。近年配合珊瑚礁體檢調查的李船長表示,近幾年野柳地質公園近岸海域,幾乎已無漁人在此放網捕魚,因此過去調查時仍常見到廢棄漁網在礁盤上飄揚的情形,已日益改善。本次調查日未遇上大節慶,因此陸上遊客不多,但在調查結束返回陸地前,志工仍在船上觀察到水面許多塑膠垃圾,船長表示,近年來漲潮時常有各種塑膠垃圾被帶入岬灣,本次10米處調查亦有記錄,值得持續關注。

>>更多照片

合作潛店

贊助單位

共同主辦

更多文章

2023年 蘭嶼 珊瑚礁體檢 成果報告
調查報告
2023年 蘭嶼 珊瑚礁體檢 成果報告
2023-12-28
2023年蘭嶼珊瑚礁體檢原訂在5月下旬,受瑪娃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延至八月下旬辦...
2023年 墾丁後壁湖 秋季 珊瑚礁體檢 ...
調查報告
2023年 墾丁後壁湖 秋季 珊瑚礁體檢 ...
2023-12-23
今年秋季墾丁後壁湖(花園)珊瑚礁體檢,環資與認養潛店「CTDiver」合作舉辦...
2023年 澎湖澎南海域 9月 珊瑚礁體檢...
調查報告
2023年 澎湖澎南海域 9月 珊瑚礁體檢...
2023-12-01
今年春季時,海洋公民基金會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培訓了8位生態潛水員,於秋季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