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61021818_6db50bcbe5_b

2018潮境珊瑚礁體檢

  • 作者 TEIA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日期 2020.12.21
林育朱

2018基隆潮境珊瑚礁體檢是本會第二年調查,由於發現5米水深的範圍並沒有連續的礁盤,因此僅在10米處設置穿越線進行調查。而此次總共有10名志工協助調查。

調查結果

調查日期:2018/8/19

調查樣點:基隆潮境保護區

天氣:晴朗

水溫:27度

能見度:5-6米

底質調查顯示,活珊瑚覆蓋率為35%,主要都是由硬珊瑚組成,在穿越線上並沒有記錄到軟珊瑚,根據國際珊瑚礁體檢的標準屬於「一般」(25-50%)。此外,底質生物還有藻類,覆蓋率為4.4%。而非生物的底質組成主要以岩石為主(48.8%),而比較令人關注的則是泥沙的覆蓋率為5%。泥沙的粒徑比沙更小,因此一旦受擾動,開始在水中懸浮後,需要較多時間才會沈降下來,沈降下來前都會影響當地水體的能見度,再者,泥沙可能會覆蓋在珊瑚表面,量少時,珊瑚可啟動自我防衛機制排除,過多時還是會導致珊瑚窒息死亡。而在穿越線即觀察到珊瑚表面分泌許多黏液形成的膜,包覆著那些泥沙,最後就會透過浪或流將這些髒污帶走。

魚類則記錄到蝶魚、鸚哥魚裸胸鯙和石斑,和去年記錄到的物種差不多。鸚哥魚族群密度為每100平方公尺2隻;其次則是蝶魚,每100平方公尺1.5隻。裸胸鯙和石斑則是零星記錄到,石斑較去年的數量低,究竟是因為人為遊憩干擾所致、或是棲息地空間無法容納等其他因素則不得而知。由於國際珊瑚礁體檢基金會所要求需記錄的石斑為大於30公分的石斑,在考量台灣的情況之下,我們同時也記錄小於30公分的石斑,其族群密度為2.25隻,數量遠比其他物種高。

指標性無脊椎動物部分,則記錄到清潔蝦、魔鬼海膽和龍蝦。清潔蝦和魔鬼海膽的族群密度皆為每100平方公尺0.75隻;而相當難得的是記錄到龍蝦。龍蝦因為屬於高經濟價值的物種,再者也不是保育物種,因此野生龍蝦受到極大的人為捕撈壓力。

其他環境衝擊的部分,由於此區已經屬於完全禁捕的區域,再者海科館志工或鄰近志工隊頻繁地淨海,因此沒有觀察到廢棄漁網、魚線;僅有記錄到一般垃圾一件。

>>>更多照片

合作潛店

贊助單位

共同主辦

更多文章

2023年 蘭嶼 珊瑚礁體檢 成果報告
調查報告
2023年 蘭嶼 珊瑚礁體檢 成果報告
2023-12-28
2023年蘭嶼珊瑚礁體檢原訂在5月下旬,受瑪娃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延至八月下旬辦...
2023年 墾丁後壁湖 秋季 珊瑚礁體檢 ...
調查報告
2023年 墾丁後壁湖 秋季 珊瑚礁體檢 ...
2023-12-23
今年秋季墾丁後壁湖(花園)珊瑚礁體檢,環資與認養潛店「CTDiver」合作舉辦...
2023年 澎湖澎南海域 9月 珊瑚礁體檢...
調查報告
2023年 澎湖澎南海域 9月 珊瑚礁體檢...
2023-12-01
今年春季時,海洋公民基金會與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培訓了8位生態潛水員,於秋季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