鼬獾

  • 作者 謝伯鴻
  • 日期 2015.09.25

中文名

鼬獾

別名

小豚貓、田螺狗、鰗鰍貓、臭狸仔、花臉狸、播田豬

科名

貂科

學名

Melogale moschata

分佈

平地至海拔約2000公尺的山區。

生態

鼬獾為夜行性動物,主要以挖食森林底層的蚯蚓及甲蟲幼蟲為食。白天時常於其領域內的岩縫、土洞 及樹幹基部等隱密性高的位置休息居無定所,但於繁殖期時常可見成對鼬獾行動,且母鼬獾在育幼時有固定巢位的習性。

特徵

  1. 體長33~40公分、尾長13.9~23公分、體重1~1.75公斤。
  2. 吻部突出呈粉紅色狀似豬鼻。
  3. 全身披著深褐色至灰褐色的粗毛,頭頂至後頸部有白色縱斑。
  4. 頭頂至吻部有不連貫白斑、雙眼間的白斑呈H形。
  5. 體型纖瘦、四肢細短,前腳爪子長而趾間有半蹼。
  6. 尾毛蓬鬆呈灰白色。
  7. 下腹部至鼠蹊部有四對乳頭,在肛門周邊有兩個味道濃厚的肛門腺。

補充

首圖資料照片,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灣有一種動物,數量不少,就少人看見;名字為人所熟知,但也不少人會唸錯,說到這裡,你知道我們在說誰了嗎?答案公佈,本週的自然谷之星就是鼬獾。鼬獾在台灣並非保育類的動物,但由於其生活在台灣淺山區而且又是夜行性動物,自然除了會入山調查的人之外,一般人就不容易看見了。此外鼬獾「讀音:又歡」兩字並不是常用的字因此常常被誤讀,還記得我有位朋友有邊唸邊的叫他「迪灌」讓我們笑了好久。

誤入遊蕩犬誘捕籠的鼬獾。(圖片來源: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鼬獾是屬於食肉目貂科的成員,是台灣的特有種。由於黑白斑紋對比明顯,在額頭至眼睛周圍有明顯的白毛,形成神似國劇人物的化妝臉譜,故也有「花臉貍」之稱,而他那長長的小豬鼻也讓他有另一個可愛的稱號「小豚貓」。鼬獾雖是台灣土生土長的動物,卻因為他生活的區域及晝伏夜出的習性讓一般大眾對他不太了解。然而最近之所以會為人熟知是由於前一陣子台灣的鼬獾暴發狂犬疫情,政府防疫單位和其它組織團體對是不是應該補捉活體鼬獾進行動物實驗以了解病毒研發疫苗進行的一連串的激辯。狂犬病暴發當時民眾人人喊打的狀況下,有許多無辜的鼬獾也成為棒下亡魂,連帶的與鼬獾神似的保育類物種「白鼻心」也連受魚池之殃。

跟其它食肉目的動物比較起來鼬獾相當的溫馴,由於身材短胖,所以身手不像其它貂科動物那麼靈活,不過其發達的前爪是挖堀的利器,此外尖長的鼻子也利於拱進鬆軟的土中利用敏銳的嗅覺找尋食物,因此他的主食為土壤中的蚯蚓、甲蟲的幼蟲等。鼬獾同時也是一個機會主義者,如果讓他碰上什麼可以吃的東西,像是果實、昆蟲、動物屍體、老鼠或地棲型鳥類等等,他也會開心的取用。

鼬獾跟保育類的白鼻心雖然不同科,但有著相似的樣貌,在保育法施行之前,鼬獾常常被抓來充當白鼻心高價賣出,因此也受到不少獵捕的壓力。雖然他們長得很像,但還是可以用一些特徵做辨識:鼬獾頭上的白斑是不連貫的而白鼻心則是一條白斑從後腦拉到鼻頭,此外比起白鼻心棒狀的黑毛長尾,鼬獾的尾巴短了許多,而且末端蓬鬆呈灰白色。鼬獾跟我們卡通中常見的臭鼬一樣具有臭腺,但的臭腺比世界上的其它動物小,不過有禦敵或標示地盤的需要時也能發出很重的臭味,這種味到常讓其它動物退避三舍,因此鼬獾也得到了「臭狸仔」的別稱。

小知識

肉食動物

食肉目是哺乳類動物中體型差異最大同時也是最分佈最廣的一個目,而我們常見的貓、狗便是食肉目的成員。該類群的動物通常具有發達犬齒、銳利的爪子及發達的大腦。目前台灣的野生食肉目動物扣掉已證實滅絕的台灣雲豹後尚有10種,包括熊科的台灣黑熊、貓科石虎、獴科的食蟹獴、靈貓科的白鼻心和麝香貓,以及貂科的水獺、黃喉貂、黃鼠狼、台灣小黃鼠狼和鼬獾。其中鼬獾和黃鼠狼是台灣唯二的非保育類食肉目動物。這是由於食肉目動物在生態系中屬於凶猛而敏捷的掠食者,也是位於食物鏈頂端的消費者,族群數量普遍不多,一旦有危及其生存因素(例如大量捕捉、棲息地破壞等)發生,往往會有瀕臨絕種之虞。

贊助

參考資料

網站 【鼬獾疫情啟示錄】我所知道的鼬獾
網站 科學人雜誌 溫吞的食肉目動物-鼬獾

書籍 台灣哺乳動物。祁偉廉。遠流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