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痣珈蟌

  • 作者 謝伯鴻
  • 日期 2016.07.12

中文名

白痣珈蟌

別名

青肌琉璃豆娘

科名

珈蟌科

學名

Matrona cyanoptera Hamalainen & Yeh

分佈

-

生態

台灣溪澗常見的大型豆娘,成蟲出現於4-12月。幼蟲生活在水中俗稱水蠆。

特徵

  1. 體長53-82mm為台灣最大型的豆娘。
  2. 雄蟲胸腹部綠色具有藍色金屬光澤。
  3. 雄蟲翅膀為藍色翅緣色澤較深,具金屬光澤。
  4. 雌蟲胸腹部為綠色或淡灰色。
  5. 雌蟲翅膀為藍色至褐色,顏色較雄蟲黯淡。
  6. 雌蟲翅膀末端有一白色翅痣。

補充

-

入夏時節走入自然谷步道進行觀察,發現今年自然谷中鱗翅目及蜻蛉目的昆蟲比去年多上許多,尤其一種身上帶著金屬藍色光澤的豆娘,今年可說是大發生。剛走上步道就看到牠四處飛舞,好不熱鬧。溪溝旁、怪手夾附近和風水夾周邊……幾乎步道沿途都可以見到牠們翩然飛舞的樣子,牠們就是身形亮眼也很常見的昆蟲,白痣珈蟌。

白痣珈蟌雄蟲具有藍色的光澤,十分美麗。(攝影/呂世豪)

為何我會用「翩然飛舞」形容他們呢?因為牠們飛舞的方式跟我們印象中快而靈活像戰鬥機般的蜻蜓不太一樣。白痣珈蟌飛舞時顯得優雅飄逸,身體和翅膀在陽光的照射下透出深藍色的金屬色,像是在空中起舞的舞者,不知不覺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比起休息時翅膀展平,兩眼大而貼近的蜻蜓,白痣珈蟌與我們溪邊常見的豆娘關係比較接近。還記得小時候抓豆娘,從牠的背後悄悄接近,趁牠不注意時用雙指夾牠交疊的翅膀便能得手,就算失敗了也沒關係。因為有領域性的豆娘在經過一陣飛舞之後,往往會停在原本停留的地方附近。雖然白痣珈蟌回歸原位這一點不及豆娘那麼明顯,但到底還是有這樣的習性。牠們固守自己的地盤,在碰上婚姻大事時更是敏感,對於其他追逐雌蟲而誤闖領地的雄蟲一定會展開緊湊地追逐,不將對手逐出地盤必不罷休。

白痣珈蟌停留時翅膀合起,從後面悄悄接近捏住雙翅就有機會得手。(攝影/呂世豪)

白痣珈蟌是豆娘中體型最大的,豔綠身體和翅上藍色光澤也讓牠贏得了另一個美麗的名字「青肌琉璃豆娘」。白痣珈蟌是從小時候就很常見的昆蟲,但一直到2000年才被認定為台灣的特有種。白痣珈蟌公母很容易區別,雄蟲翅膀有亮麗深藍色的光澤,翅緣的顏色較深。比起雄蟲,雌蟲顯得黯淡一些(雖然我依舊覺得很鮮豔),而翅膀的尾端有個白色的點點,這個點點就是辨明公母的重要特徵。

依據協會資訊中心的白痣珈蟌介紹文章表示,雄蟲在求偶時,會做出一些特別的展示行為。例如當雌蟲飛進自己的領域時,雄蟲會輕飛靠近雌蟲,並將腹部末端上翻,露出下面的黃褐色斑紋,同時快速拍動翅膀,做出邀請的展示行為。當交配成功時,雄蟲馬上就會化身成英勇的守衛,雌蟲在水中產卵時,雄蟲會在週遭戒護,保護雌蟲的安危,就連面對其他體型更大的昆蟲也面無懼色。雌蟲在產卵時,有時會停在水面枝葉上,將產卵管伸入水中,將蛋附著在草本植物伸入水中的嫩莖或鬚根上。而有時他也會潛入水中產卵,但由於翅膀的水阻太大了,使他容易被沖走,為了安全他會將翅膀留在水面上。

白痣珈蟌雌蟲顏色較黯淡,且翅尾端有個白痣。(攝影/呂世豪)

經觀察後發現天氣的不同會影響自然谷白痣珈蟌棲息的位置。天氣大好時,往往會看到許多隻白痣珈蟌在怪手夾前的台灣山桂花林蔭中休息,而天氣較陰或是較涼時,牠們就會移到怪手夾或自然谷牌坊前較空曠的位置。最近每每走入自然谷,驚起兩旁的藍仙子為我翩然起舞,都會讓我心情大好。今年的幾場大雨,讓自然谷的小溪溝都能保持有水的狀態,我想藍仙子們應該都很開心吧。真希望自然谷能繼續涵養乾淨的水源,讓美麗的昆蟲們都能快樂地在自然谷生活。

豆娘類的昆蟲眼睛像啞鈴,相隔較遠。(攝影/呂世豪)

 

小知識

蜻蜓與豆娘

在我們分辨蜻玲目昆蟲時會將牠們粗分為蜻蜓及豆娘兩大類,而如何將區分這兩大類呢?在這邊教你一些小撇步。蜻蜓這一大類屬於蜻蛉目中的不均翅亞目,這類昆蟲一般體型會比較大,在休息時翅會平展,而且複眼發達兩眼的距離短甚至接合。而豆娘則為蜻蛉目中的均翅亞目,牠們就如女子般體型較纖細,在休息時雙翅會疊合,而雙眼距離較長感覺很像啞鈴。

贊助

參考資料

網站 台灣蜻蜓
網站 嗄嗄昆蟲網
網站 環境資訊中心-藍翅的琉璃 白痣珈蟌
網站 平平老師的生態日誌

書籍 昆蟲圖鑑。張永仁。遠流文化。
書籍 昆蟲入門。張永仁。遠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