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能源的整合利用」志工課程記錄11

  • 作者 張嫈慈
  • 日期 2014.08.29

今天的志工課是帶志工們外出參訪,地點為關西邱創樺老師的綠能屋。曾在美國能源單位做能源整合工作的邱老師,回國後運用自身專長打造了一間環保綠能屋。

老師的綠能屋為一間三層的歐式住宅。房子運作的模式包含三個元素,分別為「循環」、「換氣」及「負壓」。屋旁有一個長25公尺、寬8公尺、深3公尺的水池,是個恆溫平台,池底終年都保持在24.5度。水池中有兩個輸氣管連結到屋內,使氣體可以進出,讓屋內處於一種類恆溫的狀態。

屋子有個大煙囪,以兩個隔板形成三個煙道。運用電動閘門來設定需要的模式。地下貯氣室在房子中間的樓梯下方,可向四面八方配氣。「循環」模式,是讓空氣經過室內後再回到池底,並不斷地循環。「換氣」模式,是設定電子閘門,讓空氣從貯氣室進來再從煙囪出去。「負壓」模式,是在所有門窗緊閉的前提下,運用房間的出風口及入風口進行空氣之流       

房子的窗戶很大,但真正可以開動的很小,藉此符合類恆溫系統運作效力。若空間中氣密度不夠,會影響整個系統之效力。窗戶玻璃用的是10公釐厚的強化玻璃,防噪音效果甚佳。   

至於熱水系統,是運用柴燒爐、太陽能及水龍頭出口的熱棒交互運作。熱棒是取熱空氣排冷空氣,熱棒排出的廢冷空氣通常不要,但老師將這些廢冷排到室內,形成了超大除濕機。老師還提到,台灣其實比西歐、北歐等國家更適合用太陽能,因為日照時數相      

老師住家外圍的路是用小石子鋪成,不用柏油或水泥舖路的原因是讓道路可以透氣、透濕。跟隨老師漫步在石頭路上,參觀運用台灣植物打造的歐風庭園,聽著老師熱情的分享。最後,大家帶著滿滿的收穫開心地賦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