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講谷_石駁坎

  • 作者 楊家豪
  • 日期 2022.10.05

早期的人們就地取材打造家園,因著各地環境差異營造出多樣的建築形態,像是穴居、干欄式建築、冰屋……等,在眾多無加工的天然材料當中,若論最耐久者且可以大量採集者,絕對非石頭莫屬。人類從石器時代便開始將石頭作為各類工具,甚至是屋、牆、城等大型結構,不少國家都日漸重視砌石工藝的保存及工法傳承。

在台灣,因著各地岩石種類不同,常有風格迴異的砌石景觀。像是台灣南部多板岩,因此魯凱、排灣等族群擅以石板蓋屋;澎湖地區則多有咾咕石砌成的房屋、矮牆,甚至道光年間修築的鳳山縣城就是使用咾咕石做為牆體。在新竹地區,最有特色的地景便是客家聚落中,先民們以各種山裡的石料堆砌出的「石駁坎」,或做為矮牆;或作為田坎;抑或是作為水池、河川的護岸。

自然谷所處的芎林鄉的鹿寮坑就有非常多石駁坎,由於在地質上屬於「頭嵙山層」,並且是有大量礫石的頭嵙山層火炎山相。因此常可以發現在掘開地面後,土砂總是混有大量粒徑10~30公分的礫石,最大或可至2~3公尺。鹿寮坑的先民面對這樣的土地,除了要將坡地開墾為一階一階的梯田外,更要將大量的礫石挑出以利耕種,挑出的礫石正好就做為梯田的駁坎之用,粒徑大的作為駁坎的主結構,粒徑小的則可以做為駁坎與坡面之間的固定。

可以從鹿寮坑顯伯公的邊坡看見土層中有大小混雜的礫石。

自然谷過去做為茶園、果園,在棲地內有著大量的駁坎,如果有機會親身來到自然谷,或許也可以發現步道是沿著等高一層一層以之字形蜿蜒而上,許多步道旁的山壁都有石駁坎固定坡腳。這些石駁坎除了有擋土之效外,還可以做為生物的棲所,駁坎不僅擋土,亦留下土裡的種子、養分以及水分,漸漸的有許多植物生長。除此之外也可以觀察到不少動物,像是吊鐘姬蛛、獨居蜂、東方水蠊、拉都希氏赤蛙、石龍子等,石頭間的空隙提供了不同於土坡密實的空間,營造出更多樣的生物群落。

駁坎縫隙中的吊鐘姬蛛

而在自然谷大量駁坎中,有一個今年九月才加入的夥伴,位在步道李樹岔附近,那裡的山坡在今年七月因為豪雨發生沖蝕。面對棲地步道旁的土石崩落,自然谷團隊找到社區耆老,請教駁坎製作的技巧,試圖以客家傳統工藝做一個生態友善的擋土牆。長輩們聽聞後笑著告訴我們,說我們沒有實際操作的經驗,即使知道原理與技巧依然做不來,還好社區長輩們非常熱心,願意實際參與這次的駁坎製作。本想著德助爺爺已是高齡八十多,應該是現場開口指導即可,沒想到一顆石頭在我手上轉了幾圈,仍找不到他老人家口中對的角度,無奈之下只好由爺爺出手,只見石頭在他手上一轉,往駁坎上一放,馬上與周邊幾顆石頭緊密的相互卡住。

初步完成的駁坎,兩個月過去已經有許多昆蟲與蜘蛛進駐囉~

實際製作時才知道,縱使已經在事前搜尋大量資料知道砌石技巧與注意事項,但基礎怎麼放、土坡怎麼挖等細節仍是做的粗糙,更遑論將大小、形狀不一的石頭疊的緊密。幾個小時的過程中,什麼人字砌、梅花砌、順砌、丁砌的技巧一個也沒想著用上,沒想到完成後看著駁坎一數,唉呀!這每塊石頭都被5~6塊的石頭給包圍,這不就是梅花砌完成後最穩固的狀態嗎?事後一想不禁覺得自己真笨,過去人們就既有的經驗,試圖以最穩定的方式固定石塊,後人才逐漸從成品中歸結出方法,砌石技巧對這些老師傅來說已是反射,有哪些材料因著地形可以變化萬千,但卻是萬變不離其宗,疊起來後一看就是標準的梅花砌法。

其實鹿寮坑社區仍有許多故事等著被了解,這些長輩長期在淺山地區生活,熟悉里山生態與天然資源,深入而細膩的檢視他們在地方的日常,會發現有許多經驗積累而成的智慧,石駁坎的製作工藝僅是其中的一個應用。自然谷是台灣第一例成功的環境信託,我們相信這樣的方式守護下的土地並不單純有生態,其中的生活與生產同樣珍貴。每一塊地方都有獨特的故事,這些故事就是具現這些土地生態價值的載體,是值得被紀錄的重要資源。

指導單位-文化部、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輔導單位-新竹縣社區營造中心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